最近,公司連續有兩位新進員工離職了
兩個女生同是某大學畢業,其中在公司工作最久的大概有三個多月左右
離職原因我並不是很清楚,但在旁敲側擊後得知
原因可能是學校老師那邊找她們回去
但是不是真的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其中一位離職員工,由於就在我隔壁部門
所以常常會聽到她與她主管之間的對話
她主管是個要求很高的人,而我對她的印象也是個滿認真的人
表現也算滿積極的
而另一個人,我雖然跟她接觸的機會較少
但偶爾還是會看到她與別人的對談或行為舉止
就某個方面來說,我覺得她們兩個有點像。

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但我有個壞習慣會將身邊接觸到的人分類
總是會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統整
找出相似的地方,然後歸類
當然常常後來才發現會誤判,因為資訊來源太少
但我認為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有意義的
就像寫文章或說話一樣,想要怎麼藏應該也藏不了太多吧。

當然在這邊私底下分析別人是件不太好的事
而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考量
離職也未必是件壞事,也許繼續留在公司才是件壞事哩
開玩笑的,哈。

話說到此,因為我也不想說太多別人的事
畢竟我也不是她們,也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麼
有什麼規劃之類的。

這篇其實是想說說「選擇」的問題。

當我越長越大,隨之而來的是面臨許多需要自己決定的「選擇」。

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所以會做出的決定當然也不一樣
這我也知道
但重點是自己能不能夠忠於自己的決定。

每次講到這又要搬出自己來舉例了,畢竟舉別人的例子我怕引起誤會
就像我其實不喜歡台北,也有機會可以回台中工作
但我卻選擇了台北
當然,理由我說了不下千萬遍
也當然,我也會抱怨,抱怨每天很累啊,沒有自己的時間有的沒的
但是決定了就是決定了
其它的,就留到三年過後再說吧。

但在這段期間
我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試著,達到某一個目標
等達到了之後,或許我才有資格做出「留下」或是「離開」的選擇吧
什麼都還沒熟悉跟了解
就說出像是
「反正三年過後我就閃人了」、「三年過後我就換個新工作啦」、「唉啊,反正這個公司不適合我」之類的話
對我來說,這不是我「選擇」來到這的本意。

一切都是心態上的問題。

常常會聽到人家在說
未來太遙遠,所以我只好把握現在
但到底什麼叫做把握現在呢?

每個人定義不同,而我的定義是
先努力的去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即使它再辛苦,再疲累
當你真的承受不了了,覺得自己沒辦法再繼續下去的時候
再來說放棄吧
但當你決定放棄的時候,請先想想你是不是「真的」盡力了
而你的盡力跟別人相比又如何呢?

看到這裡是不會有答案的,因為答案來自於你的「選擇」
還有你是否忠於你自己的「選擇」。

還是那句老話,都長這麼大了
自己的選擇,自己決定吧!

吔…
其實我也在等呢,三年後的今天
我,會是樣子的呢?



最後,態度紀錄片我看完了
嗯,跟我想像中的有些差距
拍的並沒有很熱血也,而且其實跟籃球的關聯並不是很強烈。

我猜啦,我猜
大概跟導演本身打不打籃球有關係,或是迷不迷籃球有關係
我想,要做好什麼事之前
大概最重要的還是先了解「要做的這件事」比較重要吧

不過Circus Digital我還是很看好的,還是要繼續加油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jotasi1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